安徽中医药大学2023年度“十大新闻” 揭晓

由学校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主办的“安徽中医药大学2023年度‘十大新闻’评选”活动日前结束,经广大师生网络投票和相关专家评议,“学校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学校一流中医药大学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学校接受教育部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等10条新闻入选。

安徽中医药大学2023年度“十大新闻”如下:(排序不分先后)

一、学校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2023年4月17日至9月18日,学校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坚持学思用贯通,围绕“振兴中医药,建设‘双一流’”中心目标,制定实施方案,创新载体和方法,高质量举办主题教育读书班,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推动主题教育取得扎实成效。

我校获批1个全省高校党建工作示范高校、1个全省高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8个全省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1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2名研究生荣获党员标兵。

第二附属医院徐晓婵医生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徽学中心主任、学校民盟总支部主委、安徽省政府参事储全根教授的调研报告《打造世界中医药之都 促进中医药强省建设》获省委书记韩俊、副省长张曙光批示;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我校副校长戴敏的咨政报告《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加快建设教育强省》获时任省委副书记程丽华批示。

二、学校一流中医药大学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2023年2月,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发改委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安徽中医药大学建设一流中医药大学若干举措》,标志着我校开启“双一流”建设新征程。

学校确定了53项重点建设项目,成立了九个专项工作组,召开3次“双一流”建设专题调度会,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步伐,在学科建设、人才引育、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国际交流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流中医药大学建设蹄疾步稳进入发展快车道。

5月11日,科睿唯安发布的最新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基本科学指标)数据显示,我校临床医学学科首次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这是我校继药理学与毒理学学科后,第二个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的学科,标志着我校“双一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三、学校接受教育部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

2023年是学校接受教育部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之年。10月16日至11月3日,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专家组对我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开展了线上评估。11月22日至24日,专家组对我校进行为期3天的入校评估考察,从党委领导坚强有力、办学定位清晰明确、人才培养特色鲜明、学生中心地位突出四个方面,对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我校第一临床医学院、一附院脑病中心荣获第21届“全国青年文明号”,同时被认定为首批“二星级全国青年文明号”,为我省卫生系统首个“二星级”国号青年集体。

学校入选教育部第二批全国急救教育试点学校,获国家级A类赛事一等奖1项、2人荣获2022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奖学金。我校首次荣获“安徽省征兵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就业工作受到省级表扬。

四、学校新增“中西医结合”国家级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2023年11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关于批准新设东北师范大学哲学等51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通知》,学校“中西医结合”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成功获批。至此,我校共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一级学科国家级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五、杨文明教授团队研究成果入选2022年度中医药十大学术进展

2023年2月25日,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2022年度中医药十大学术进展发布会在北京召开,我校第一附属医院岐黄学者杨文明教授团队研究成果“中药疏风解毒胶囊治疗新冠病毒感染”成功入选,为安徽省首次入选年度中医药十大学术进展的中医药成果。

该研究实现了中医药治疗奥密克戎感染的临床突破,充实了中医药治疗新冠病毒感染的现代科学内涵,丰富了中医药治疗该病的手段和方法,为中医药治疗新冠病毒感染全球化的“中国方案”提供有力的理论和临床依据。

六、学校国自然项目资助再创佳绩

2023年,我校共有33个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其中面上项目11项,青年项目22项,直接经费1193万元,立项项目数和立项经费再创佳绩。

学校以“四个面向”为引领,推动科研提质增效,新增省级科研平台7个,组建首批产学研合作科技产业服务创新团队14个,联合成立现代中药安徽省产业研究院、新安医学研究院2个研发机构,成立“安徽中医药大学科技产业园有限公司”,初步建成安徽中医药大学少荃湖科技园,拓展4个产学研合作基地,新增2个省级重大项目,表彰了先进集体及科技新星、先进科技工作者、杰出贡献奖等先进个人。

七、学校高端人才引培成效卓著

学校自主培育国家级人才取得历史性突破,杨文明教授牵头的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师团队入选教育部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人获评全国教学名师。高层次人才引进迈向新高度,共引进国家杰青、优青、岐黄学者等国家级人才6人;省级人才项目取得新进展,1人获江淮英才杰出人才,9人入选2023年度安徽省高端人才引育行动项目;完成了8批次博士人员、2批次博士后人员招聘工作,共招聘66名博士、6名博士后;遴选了首批8位“安中学者”。

八、学校开展“一改两为三提升”作风建设

2023年3月29日上午,学校召开2023年全面从严治党、加强作风建设暨警示教育大会,开启了“一改两为三提升”作风建设年,不断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向纵深发展。校纪委在省监委考核中获得“优秀”等次。

学校加大校园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建设,不断提升师生医护员工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安中家园”教师周转房顺利交付。南学生宿舍和食堂启用,总建筑面积7万余平方米;新建智慧教室22间、虚拟仿真实验室2间,升级优化师生教育教学条件和环境。

九、安徽首个国家中医区域医疗中心开建

2023年12月12日,安徽省首个国家中医区域医疗中心——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以下简称“上海曙光医院”)安徽医院开工建设,标志着我省国家中医区域医疗中心项目进入实质性建设新阶段。

上海曙光医院安徽医院于2022年10月正式获批为第四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由安徽省人民政府和上海曙光医院合作共建。项目规划建设面积12.39万平方米,总床位1000张。该项目建设周期3年,旨在建成以肝、肺、心、肾等脏器纤维化为主攻特色的国家中医区域医疗中心。2023年2月,按照“边建设边运营”要求,医院正式开诊。目前,已有上海曙光医院30余位管理及业务专家陆续进驻,设有专科门诊16个、专病门诊10个,安徽省内百姓就近就可享受国家级优质医疗服务。

十、学校援外工作成绩突出,中医药国际交流合作不断深化

2023年,我校第一附属医院牵头组建的中国(安徽)第七批援南苏丹医疗队荣获“全国援外医疗工作先进集体”荣誉;我校第二附属医院派出的5名中国首批中医援柬埔寨抗疫医疗队安徽队员,荣获柬埔寨王国骑士勋章、国家卫生健康委“援外工作表现突出集体”,入选2022年中柬关系十大新闻。

2023年,校领导带队出访希腊、德国、英国、瑞士等国家,开展联合办学、师生访学、中医药科研和临床服务合作等事项的考察和洽谈,深入推进学校国际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英国、巴基斯坦等国3所大学签订合作办学协议;与19所境外高水平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联合培养中医药高层次人才;雅典中医药中心重新开业,已建立海外中医药中心专家库;组织选派13位教师、12名学生赴国外开展学术交流;主办首届肝豆状核变性等3个国际性学术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