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下午,教育部社科司与人民网联合举办“同上‘四史’思政大课”活动第三讲“改革开放史”精彩开课,全校共计6400余名大学生通过网络收看“同上党史思政大课”直播,同上改革开放史思政大课,并交流分享学习感受,反响热烈。
40多年前,史诗般壮丽的改革开放拉开大幕。40多年春风化雨,砥砺前行,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学习改革开放史,不仅仅是对于过去的追忆,更是对未来的启迪。为使“思政大课”真正入脑入心,学校各院系结合自身实际,逐步摸索出了“线上自学+线下答疑”、“集中学习+课堂讨论”、“理论学习+主题班会”以及“自主学习+撰写心得”等多种模式,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马克思主义学院刘怡老师以“四史”教育为主题开展系列主题班会。班级内以小组为单位分模块讨论,班会课上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各组对发言内容进行讨论。同学们纷纷表示,真理越辩越明,道理越讲越清楚,自身的亮点和不足都会在讨论中清晰地表现出来,从而能够更加客观、准确地把握改革开放40多年的历史进程。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教研室则是结合本门课程的实际,从理论的高度,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伟大奋斗历程进行紧密结合。将《概论》课程的教学体系融入到“改革开放史”的思政大课中,使二者相得益彰,让学生们更加深刻地把握课程的内核思想。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继续从历史的角度深度剖析改革开放40多年来所取得的伟大成绩,并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带领学生思考改革开放取得成绩的原因,进而探寻出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最终引导学生明确国家未来发展的方向,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以及坚持改革开放。
坚定不移走改革开放这条正确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今天我们要继续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开拓精神把改革开放进行到底。(马克思主义学院/文图 董玉节/审核 尤志成/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