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和“大思政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通知》的部署安排,教育部社科司与人民网联合举办“同上‘四史’思政大课”活动,使“思政大课”入脑入心。学校党委高度重视、统筹安排,并提出具体工作要求,4月24日,学校共计30多位思政课教师及6400余名大学生通过网络收看第一堂课“同上党史思政大课”直播,在全校师生中引发热烈反响。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党史是我们党和国家以及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学生普遍认为此次课程非常必要、非常精彩、非常受益。课程回顾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辉与苦难交织的历史,讲述了一群有志青年,为了心中的理想信念而奋斗的感人故事,发挥了高校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作用,引导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观看学习后,师生们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纷纷开展讨论,分享心得体会。

2018级汉语国际教育班学生谈到:观看了“同上党史思政大课”后,收获颇丰。中共一大的召开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这是叫日月换新天的发令枪,也是谱写灿烂党史的序章。在党的各个历史时期,那些人纵然生机交织着死亡,可他们的笑容却分明从未改变,依旧温暖、明朗,充满着光明和希望。那些仁人志士在国家危难中挺身而出,而今天的我们要继承弘扬他们的精神。中华民族的昨天是“雄关漫道真如铁”,中华民族的今天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华民族的明天是“长风破浪会有时”。我们要在前人为我们铺设的道路上继续披荆斩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这堂课上随着三位老师共同回顾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辉与苦难交杂的历史,在日后的生活中也应当继续以马克思主义为引领,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继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2019级制药工程班学生说:今年是建党一百周年,我们在这个阳光明媚的午后一起学习四史,是精彩的,是意义非凡的。“四史”,即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四史是对课本知识的补充,是对我们爱国情怀的培养。厚重的四史道不完,共产党人的故事、中华儿女的故事也说不完,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始终应不忘来时路,奋斗正当时。

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助理李洪涛同学说:“在党史的学习教育过程中,我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的艰辛与伟大,历史的接力棒现在交给了我们,作为一名青年学生,更加应该继承先烈们的革命精神,加强党史的学习深度和广度,为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助理杨玉珠同学则表示:“我将深入学习党史、学好党史、学深党史、学透党史,成为‘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知史明智、知史担责’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这次思政大课鼓舞了青年学生的信心和斗志,激励着大家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追梦奋斗中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邓明峰老师谈到:“通过此次思政大课又一次系统地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发展和创新的历史,也是一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作为一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教育学生传承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注重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实用型人才。”
其他教师也纷纷表示:通过学习更加增强对党的感情、理论、政治认同,将继续加强党史学习,提高自身政治素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把“四史”内容融入课堂,走进学生头脑,逐步达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教育目的。(马克思主义学院/文图 董玉节/审核 尤志成/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