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我校师生学习收看“同上社会主义发展史思政大课”

5月22日下午,由教育部社科司与人民网联合举办的“同上‘四史’思政大课”活动第四讲“社会主义发展史”精彩开课,我校6400余名师生通过网络收看课程直播,同上社会主义发展史思政大课,并交流分享了学习感受,反响热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从一个不受重视的贫穷落后国家逐渐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从中国式脱贫到中国式小康,从中国发展速度到中国发展模式,从中国发展触动到中国发展震撼,为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选择。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那样,我们不仅希望中国人民过得好,也希望各国人民过得好。这说明中国的发展绝不是以牺牲他国的利益为代价的。中国在为本国探索实现现代化之路的同时,也为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个不同于西式道路的选择。在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看来,世界不同国家交往越紧密,“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同时在今天看来,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老师说: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分析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的曲折道路和光明前途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都是由肯定、否定到否定之否定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过程,都是一个螺旋型前进、波浪式发展的过程。虽然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从总体上讲是处于低潮,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却是高潮。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果,不仅明显优于旧中国任何时期,而且优于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同期水平。社会主义克服了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能够推动生产力更迅速地向前发展,创造出高于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率,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必将随着社会主义实践的不断发展而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来。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老师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面对国际国内一系列复杂的环境变化,不忘初心,砥砺奋进,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稳居世界第二,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六千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民主法治、思想文化、生态文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等各方面建设成效显著,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过去的成就正是未来的起点。全方位、开创性的成就和深层次、根本性的变革,开启了一个新时代。党和国家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都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历史将证明,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中国就一定会迎来更加光明灿烂的发展前景。(马克思主义学院/文图 董玉节/审核 尤志成/编发)